台灣地區每當春夏之交,在工廠、倉庫、車庫、甚至於住家,常有跳蚤發生;
 
生活起居於同一環境空間的人員,被叮咬得奇癢難忍,甚至於抓破皮形成皮膚病。
被跳蚤叮咬有別於被蚊蟲叮咬,
當跳蚤叮咬人時,會分泌一種出血唾液,破壞人體皮膚之表皮組織,使得被叮咬部位除痛癢外,並出血;
所以皮膚上留有紅點;而且跳蚤叮咬時不僅只叮咬一處。
被跳蚤叮咬另有一特徵,即被叮咬的部位多在膝蓋以下之小腿;
此乃因跳蚤擅跳,一躍可達二、三十公分(所以才叫做『跳蚤』);
又跳蚤的成、幼蟲多棲息於地板的塵芥內,羽化的成蟲自地面跳上來咬人,
所以被叮咬的部位多在膝蓋以下之小腿。
 
跳蚤會傳播多動的傳染病,諸如鼠疫,係由印度鼠蚤傳播鼠疫桿菌(Yersinia pestis)。
鼠疫桿菌遍布於地球溫熱帶地區之鼠群;除印度鼠蚤外,亦有數種蚤類是次要病媒。
印度鼠蚤糞便另可傳播立克次體之鼠型斑疹傷寒。
此立克次體亦存在於鼠群,並由蚤類媒介傳播給人。
此外,蚤類為狗、鼠、寵物及人體多種腸道寄生蟲之中間宿主。
有些人或動物對蚤叮咬特別敏感,奇癢難忍,呈過敏現象,有的人則不痛不癢,毫無感覺。
 
 
二、跳蚤之生態習性
 
跳蚤為昆蟲綱隱翅目(Siphonaptera),個體極小、側扁、無翅。
成蚤寄生於溫血動物吸血,全世界已命名之種類2237種台灣34種,95%寄主要哺乳動物,
人類為唯一被寄生之靈長類,其餘5%則寄生於鳥類。
各種蚤類各有其寄主選擇,但找不到最佳寄主吸血時,亦會寄生於其他動物。
 
為了有效防治跳蚤,
首先必須對跳蚤的生態習性有所瞭解,
跳蚤的生活史完全變態包括卵、幼蟲、蛹、成蟲四期,
整個生活史約15-33天成長。

1、卵:雌蚤通常在寄主身上產卵,但卵無法粘附住寄主,因而掉落在地上或寄主之窩巢。
卵呈卵圓形、色淡、光滑、常混以塵芥,肉眼可見。
在溫暖季節,數日內孵化成幼蟲。
 
2、幼蟲:淡黃、蠕蟲狀、眼瞎、忌光、咀嚼式口器,以塵芥裡的有機質及成蚤未消化之「血便」為食。
幼蟲蛻皮兩次三齡,夏日一週內老熟化蛹。
 
3、蛹:蛹產於繭內,且常覆蓋一些有機碎屑,所以難得一見;溫暖季節蛹期5天。
 
4、成蟲:當寄主動物趨近蚤蛹時,蛹受到震動或寄主體溫之影響,即羽化為成蟲;
成蟲在吸血前後均極耐飢。據稱在缺乏食物之下,可耐飢一年之久。
成蟲在不吸血時,常隱身於地板之隙裂縫、地毯、粗糙的纖維或一般的塵芥碎屑裡。
 
三、跳蚤的防治

(一)真空吸塵器處理:
 
在藥劑處理以前,吾人可以使用真空吸塵器針對建築內幼蚤的孳場處,廣泛的吸塵處理。
 
1、寵物睡覺的地方(如果養有寵物)
 
2、傢俱底下
 
3、墊子底下及傢俱之後
 
4、地板及地板與牆角之隙裂縫
 
5、所有地毯
 
6、所有櫸木地板(尤其是隙裂縫)
 
7、櫥櫃底下
      
使用真空吸塵器可以將棲息於地板塵芥裡的跳蚤卵、幼蟲、蛹、成蟲以及幼蟲賴以成長維生的食物─血便吸除;
可以將藏身於地板隙裂縫、地毯上的跳蚤清除乾淨。
在跳蚤防治過程,真空吸塵器吸除為一重要的步驟。
惟真空吸塵器,在使用前要將集塵袋先以殺蟲劑噴灑處理,俾吸得的成蚤先以殺蟲劑擊昏甚或致死。
吸塵過後要連同吸除的塵芥,用塑膠袋包妥,送交垃圾車清除焚化。
 
  
 
 
(二)寵物之窩巢要定期以殺蟲劑處理、墊褥要清洗或換新。
寵物的窩巢或墊褥常會累積大量的跳蚤成蟲、幼蟲、蛹及卵。
 
 
 
(三)家裡的寵物定期送請獸醫院作除蚤處理。 
 
 
 
 
(四)殺蟲藥劑處理。
 
當處理深厚或有絨毛的地毯時,需要多噴灑一些藥劑。
在藥劑處理過後,要用耙子把化學藥劑耙入厚地毯之深處。
還有,厚地毯要翻開其背面處理。
傢俱只要處理底部,墊子要表面兩面都處理。
記住,不要忽略了儲藏室等小房間;
將地面上所有的東西移開,地面全面的處理。
 
殺蟲劑噴灑,僅能撲殺跳蚤成蟲及幼蟲,卵則無法消滅。
因此,藥劑處理過後1~3週,卵孵化出來,
可能會造成跳蚤復發,因此必須再做第二次的處理。
 
跳蚤防治處理後,在離開建物以前,檢查天花板區域,有時天花板有漏洞,
流浪貓等動物會從這裡侵入,再帶來蚤患。
因此,天花板地點也要適當處理。
 
(五)室外處理
 
建築物室外地面、地下室、草坪、走廊、紗門、紗窗、窗門框、庭院、汽車房、
車庫、小路之隙裂縫、貓窩、狗舍、可以用殺蟲劑殘效處理。
 
 
四、臺灣常見的跳蚤
 
   
臺灣的跳蚤已分類命名的種類有34種之多,
但最常見的為貓蚤;日常發現之跳蚤,90%以上為貓蚤(Ctenocephalides felis),
即使狗身上寄生之跳蚤也是貓蚤;此外,偶可見少數印度鼠蚤(Xenopsylla cheopis)。
 
(一)貓蚤(Ctenocephalides felis)
  
 
 
 
貓蚤為全世界最普遍之跳蚤,主要寄生於貓、狗。負鼠、狐狸、狼等野生動物為其偶然寄主,
人為其臨時寄主。貓蚤的幼蟲、成蟲性喜溫暖潮溼,所以多發生於春秋季,
台灣從三月開始即進入所謂的「跳蚤季節」。貓蚤為鼠疫和鼠型斑疹傷寒之偶然病媒,亦為寄生蟲(絛蟲)之中間宿主。
 
1. 貓蚤形態及生態習性:貓蚤成蟲側扁,約0.2公分長,暗紅褐色至黑色,
其側扁的身體極適於在寄主多毛的身體自由穿梭;
而其表皮堅靱光滑,具有短而針狀倒生的剛毛,使得貓蚤得以在寄主的外表向前移行;
此外,長而有力的後足腿節,使其擅於彈跳,一躍而達其身長的100倍,跳高20公分,跳遠30公分,所以稱「跳蚤」。
 
雌雄成蚤均會叮咬,吸食溫血動物的液態血液,雌蚤於第一次吸血後1~4天開始產卵,
產於寄主身上或其掉落的毛上,分散於貓、狗的窩巢或家室地板的隙裂縫裡,
每吸一次血,可產一孵卵,三週内可產3~18次卵,終其一生可產800粒卵,經2~12天孵化為幼蟲。
幼蟲披針形,乳白色多毛,1.5~5mm長,頭褐色、明顯、無眼、無足,
利用環節之刷毛移行蠕動,以塵芥裡的有機物或成蚤的血便為食。
兩次蛻皮三齡,7~100天後化蛹於繭内。繭常粘附塵芥裡的一些泥沙、毛及碎屑以為掩飾,
蛹期4天至一年。對環境裡的溫暖、二氧化碳,震動極為敏感;
無吸血對象時,可以呈休眠狀態,一有寄主出現,迅即羽化為成蟲,展開吸血。
成蟲夀命25~60天,但耐飢可達一年之久。吸血後,身體膨脹,體色變成淡褐色。
由於跳蚤喜溫暖潮濕(75%以相對溫度),
成、幼蚤又忌光,故跳蚤多聚集於陰暗、潮濕、溫暖而有機質豐富的塵埃裡。
水泥地上的地毯、踏墊最適合貓蚤的生長發育。
由於水泥地溫度較低,易於凝聚濕氣;
而寵物睡覺的地方,更能提供溫度及濕度。
 

 
 
 
2. 貓蚤的徹底防治,必須配合環境普遍系統的清理以及寵物、貓窩、狗舍的跳蚤處理。
最重要的是不要讓野貓、野狗侵入。
 
在開始防治貓蚤之先,要調查建物内跳蚤的來源(來自寵物或流浪貓、狗),
進而尋覓孳生場所(貓窩、狗舍或流浪貓狗睡覺、出沒的地方)。
建築物内突然發生跳蚤咬人,常是環境有了變化,例如寵物死亡,母貓生小貓,
或曾經有流浪貓狗入侵,掉落下來的卵,幾天後就發育成叮人吸血的成蚤。
或寵物換季、搬家,留在貓窩、狗舍的跳蚤發育成蟲,即會叮咬人。
 
居家建物最常發現貓蚤的地方為地毯、寵物睡墊、傢俱下寵物睡覺的地方。
人類經常走動或陽光照射得到的地方,以及沒有成蚤血便的地方通常不會有幼蚤孳生。
每週使用真空吸塵器吸除地板、地毯的蚤卵、幼蚤、蚤蛹及成蚤。
由於吸塵時,幼蚤會堅抓住毛毯的纖維,因此吸塵時要來回多吸幾次。
吸塵器在處理跳蚤前,先以殺蟲劑處理。
吸塵處理後,將吸取的灰塵倒入塑膠袋内,綁緊,交垃圾車焚化處理。
吸塵袋以及寵物貓窩、狗舍的墊褥,每週以熱肥皂水浸洗。
 
除了環境澈底清除處理外,貓狗等寵物身上的跳蚤也要同時處理;
野貓、野狗要有效驅離,如此,才可以避免跳蚤再發生,復發。
 
防治寵物身上的跳蚤所用的藥劑不要與環境用的藥劑重複,以減少跳蚤對藥劑產生抗藥性。
 
至於所使用的藥劑,以有機磷殺蟲劑優於氨基甲酸殺蟲劑,其次為經增效過的除蟲菊精、合成除蟲菊精,
最後則為合成除蟲菊精。劑型則以粉劑、可濕性粉劑、懸浮劑為佳,乳劑較差。
 
3. 貓、狗可配戴超音波驅蚤項圈,或用殺蟲劑浸泡之項圈,持效3-5個月。

(二)印度鼠蚤(Xenopsylla cheopis)
 
鼠蚤之防治有別於貓蚤,鼠蚤於吸飽血之後,仍停留在老鼠身上;
不若貓蚤掉落離開寄主。只有當老鼠死掉,體溫下降,鼠蚤始跳離鼠屍。
因此防治鼠蚤首先要在鼠徑或鼠穴之入口處,撒布殺蟲粉劑,
先撲殺寄生在老鼠身上的鼠蚤,然後再針對老鼠出沒發現鼠跡之處所,全面地毯式的噴灑藥劑,
尤其是隱蔽角落、灰塵、地板隙裂縫等處。
 
跳蚤之非化學防治法,尚有特殊波長(510nm-550nm)燈光誘殺法、燃燒破布煙燻法、燃燒米糠誘殺法爐火滅蚤法黏捕法等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澄園白蟻除蟲公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